采访荻海“三踏半”余妙燕

   作者:余杰锋 击数:1444   时间:2021/5/5


 

采访荻海“三踏半”余妙燕

/图 余杰锋

2020年秋,笔者在三埠街道办仁亲村委会党支部副书记余健松先生的陪同下,走访了大林村余妙燕长者。

余妙燕今年85岁。她得知我们前来采访“三踏半”的故事后,感到由衷的高兴。她首先讲述大林村百年历史变迁,接着又说起,在抗战期间,余新把居家当成地下党组织秘密交通联络站,这个站曾接待过广东中区特委书记刘田夫同志,指导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构筑一个坚强的指挥中心和战斗堡垒,使革命斗争胜利!

1950年后,大林村并入仁亲大同村管理。如今,村中仅存余妙燕的祖居。抗战胜利后,原左边的余提中房屋拆除;1965年秋,因内涝水浸的影响,原右边的余新晃、余和炎的祖居也分别清拆,砖瓦木桁运回大园村重建。

“三踏半”其实是大林村,又名荣华里。因立村时只建了三间半房屋,乡人俗称为“三踏半”,余新祖居后称“堡垒户”。该村村民是岭南余靖第十七世广明公的后裔,清末年间,由四户村民自发,从燕山园村外迁而建立的新村

“三踏半”东为大元村,南为大同村,西为盘星村,北为中华村、田南村(敦思乡乡公所驻地),原是台山县第四区荻海商埠的前沿,中共抗战联络的秘密交通站。1941年初,党组织把余新及其妻子周慧秀调回“三踏半”,负责地下交通掩蔽工作,并把自己的家里当成交通联络站,这个站是在中区特委直接领导下开展活动的。1945年初,余新调往中共台山地下县委工作后,“三踏半”交通站的联络工作由周慧秀负责,该站自开办起至解放前夕,历时九年,十分隐蔽。最后,胜利完成了掩护中区特委的艰巨任务。1949612日,一部分地下中共党员以及进步小学教师共50多人集中在“三踏半”,印发起义告人民书、传单、标语等,在当晚零时前往敦思乡公所举行震惊五邑的武装起义。

据《余绍贤堂族谱》记载,余妙燕的曾祖父余庚中是一位国学生;祖父余和佐是一位武生,名焘,别字莘南。其父亲余子超(19011971),号礼容。余子超曾任小学教师、机关小职员,是一位开明人士,早年担任地方保长,积极支持儿女参加革命。

1945年秋,三思乡与燕南乡合并,成立敦思乡(即三围、思始、燕山、南山)。余子超在刘田夫的推举下,经过党组织批准,以及基层统战工作后,中共地下党员余和俊顺利当选为乡长,余子超、余蕴山、余泽民当选为副乡长,余子超是一位进步人士。这样,敦思乡政权、武装、文教直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时在自卫队内部成立中共党支部,党员担任正副队长,辖区五所小学的校长、教师接受党领导。荻海第四区地下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敦思乡被称为“白皮红心”政权。1951年土改期间,余子超因当过国民党副乡长被批斗,不仅涉及自身,还牵扯到儿女。刘田夫了解后,亲自写信证明其政历清白,称他是一位好同志,随后停止批斗。

余子超妻子(李悦仙1900-1989),育有三男五女,分别是余新、余毅、余国、妙娟、妙玲、妙珠(余英)、妙华、妙燕。三子和二女以及媳妇受到抗日救国思想的影响,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李氏逝世追悼会在开平县殡仪馆举行,致送挽联尊称她为“革命母亲”。

长子余新(19202004),原名余是雄,广东长沙师范毕业,余新与周慧秀(19192004)结成革命伴侣。他们曾在思始仁杰,三围宏毅、文言等小学任教,并担任过燕山中心小学校长。1941年,夫妻俩把自家的住屋变成秘密地下交通联络站。随后,余新调到秩祐乡乐郊里曰上小学任教,以此作掩护。他负责编印发行中区特委地下刊物《内部学习》和转发《学生知识》。1945年初,余新担任台山县第四区地下特别支部组织委员;1948年,他以第四区支部书记身份兼组织委员;同年余新调入粤中滨海总队。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电白县委副书记、湛江市水产局党组书记、局长。

次子余毅(19262009),原名凯旋,曾任燕山小学教师,他与余杰明、余国及同村进步青年余坤、余伟参加新(会)高(明)鹤(山)游击队。曾任茂名市公安局副局长。

三子余国(19321973),原名国雄,他从少年时代便参加革命,曾任台山县商业局局长,在佛山市三水县执行公务期间,突发心肌梗塞病逝,时年仅41岁。

次女余杰明(19242017),原名妙玲,她与母亲和三妹余英,以农村妇女身份作掩护,为我党带送信件、运送物资。共和国成立后,她在广州市法院系统工作,其丈夫梁文超曾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三踏半”保存着一块长50厘米、宽20厘米的花岗岩墓碑,刻有“革命烈士黄泽成”。黄泽成,别名李鹰扬,江门市新会籍,毕业于中山大学政治系。19409月,刘田夫担任中区特委书记,黄泽成是特委的青年部长,进驻三埠地区开展抗战宣传,他是第一位以特委的身份进驻“三踏半”据点。1941年初,黄泽成担任中区特委宣传部长兼青年部长。同年5月,黄泽成在联络奔波中患了大热症,病重后被送到荻海四邑民众医院救治。刘田夫刚好到广州省委汇报中区工作,委托夫人周敏玲前往医院探望,但他已经溘然长逝了。从他的遗物中发现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要走了,我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您能否安全回来,我很怀念您,祝您(刘田夫)安全而归”。黄泽成同志牺牲后,余新、余坤、余柏林、余伟廉把他安葬于燕山大宁村后山。

共和国成立后,开平县民政部门到“三踏半”调查抗战牺牲的革命烈士,李悦仙老人讲述了黄泽成同志牺牲及安葬地点。随后,开平县人民政府把黄泽成革命烈士骸骨迁到开平县烈士陵园,而黄泽成烈士的墓碑则由李悦仙老人搬回大林村以作纪念。

日军侵华,三埠沦陷。三围、燕山乡是荻海抗日前线。“三踏半”余子超祖屋的柚木门框中间曾被子弹击中,这个不起眼的小弹孔,成为日军侵华历史的见证!

值得一提的是作掩护刘田夫担任中区特委书记,出入于余子超家里,为利于安全隐蔽,方便出行联络工作,余子超把小女余妙燕尊称刘田夫为契爷(干爹),他以亲戚身份作掩护,在“三踏半”出入自如。

刘田夫曾经三次返回“三踏半”探望余子超一家。第一次是在建国初期,刘田夫与周敏玲伉俪一起前来。最后一次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刘田夫时任广东省省长期间,曾到开平县大沙镇革命老区视察,余妙燕家人刚好在大沙镇(圩)开设南苑酒楼,刘田夫亲自上门问候契女余妙燕,这也是余妙燕最后一次与刘田夫的会面。

 

注:本文参考《广东党史资料》、《中共开平县党史》、《刘田夫回忆录》、《我们家乡三围》。

余柏林,又名余柏,三埠荻海仁亲盘星村人。曾在燕山学校任教,《敦思月刊》及《新敦思报》等主办人之一。1982年春《风采月刊》复刊首任社长。

余妙燕在祖居前近照




风采全球特报  |   世界余氏宗亲总会  |   风采电子季刊  |   余氏家族  |   香港风采中学  |   余风采全球村


版权所有 风采堂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荻海风采堂 访问人次:4977542
联系电话:0750-2369588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