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国古寺简介
余杰锋
宝国古寺位于荻海思始、南山村委会宝峰山(即葫芦山)西面,距三埠街道办事处2千米。该寺庙被四周的鸡公山、松山、侧虎面山、蝙蝠山、狗腌山、牛母山、琴台山群峦环抱,前有池塘、木鱼山。故有清末举人余廷槐为宝国寺曾题诗道:“路入故乡乔木老,山横古寺野塘秋”。
该寺始建于南宋宋宁宗开禧年间(1205~1207)。相传有一位担货郎叫梁月鉴,常带货到附近串乡过村做生意,疲倦了就在葫芦山的石板上歇息,终因年老体弱而病死在山上的石板上。他的尸体数日仍未腐烂,且有“七日香,七日臭”的传说,有好事者将此事到处传扬,久而久之,成为神话。随后,附近乡民纷纷携带银宝蜡烛前往朝拜祈福。事后,仲荀公后裔正翁的儿子佐翁、镇翁、泰翁、嵩翁、戬翁合力在山上立了个小庙,供奉梁月鉴为佛爷,每年农历九月十二日是梁月鉴登仙之日,又称佛爷诞。三埠荻海一带的人们把梁月鉴登仙的神话故事世代相传,逢年过节虔诚的善信前往朝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发财添丁、四季平安。后该寺庙经过历代不断维修、扩充,到清朝光绪丙子二年(公元1876年),寺庙住持日华大师,与地方耆绅结交,从而获得了“四乡”及赴美侨工的大力支持,筹集巨资进行扩建,故有“建于宋,兴于清”之说。
宝国古寺是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庙宇依山傍水,坐东向西,面积约2000平方米。它酷似一座传统中式的大合院,北面有一小门进入寺庙,穿过小厅进入大院,庙宇左右各有一条花岗岩石小巷走廊,大约长26米、宽1米,通向各殿堂舍房。正门匾额刻有“宝国古寺”四个大字,有联曰:“佛去仍然留迹在,我来因便惹香蹄”。门口两侧花岗岩柱石刻上:“宝鉴拥池塘酌水励清东土众生登觉岸,深山藏梵宇拈花微笑西方大佛现真身”。
该寺分为过殿(又称三宝殿)、大雄宝殿,中间有六条方形花岗岩雕花石柱,中间天井石栏是花岗石块雕刻的八仙图案,大雄宝殿中间有四条硬木大圆柱,屋顶是坤甸桁角。三宝殿设立三尊金佛(文殊、普贤、观音),两侧分别是四大金刚、十八罗汉,还有善财童子、善财龙女。两边拾级而上可进入大雄宝殿,殿中上方有“佛迹流光”四个大字,殿座堂皇,琴台香案,彩灯悬垂,神龛上纱帐半挂,大殿供奉着梁月鉴佛爷鎏金塑像。
寺庙两边是翼殿堂,右边第一间为施主堂,俗称长生殿。有木刻 “开山劈茅余公邳,舍田舍地李梅山”,堂内设有施主的神主牌,其中余靖五世孙余公邳(戬翁)施主神主牌位居中,余熙载(泰翁)、李梅山施主神主牌位分列左右供奉;第二间是十二奶娘殿,随后是关帝殿,两殿均安放着不同类型木雕、泥塑或陶瓷的诸神塑像,供信奉者参拜。左边后面房间是住持和尚的居室,柚木大门及坤甸趟栊;门前是个小天井,拾级而下是金鱼池。侧边开设一个小门,院外称为“菩提满院”。下边是“戒斋堂”和尚膳堂,兼作父老乡绅议事场所。寺庙左侧有间约100平方米的“万安祠”,祠堂安放着各乡村不同姓氏的先人的神主,供人们参拜。
寺院周边有数棵过百年古榕、菩提树。古树参天,绿叶婆娑。葫芦山北边有一块梁月鉴登仙石,登仙石酷似五个大脚趾印,堪称一块世间奇石,曾用水泥青砖围筑成四方形以护石。距寺庙约100余米处,有一口古井,口径0.70米,深度7米,用青砖砌结而成,井底有一块镇井的红珠石,井水清澈,水质甘甜,常年不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有村民挑井水到荻海出卖,井水滴上几滴柠檬汁,称为“宝国古寺石化流柠檬水”。
1949年11月,该寺第37代住持慧持大师圆寂,享年42岁。1950 年初,第38代住持真常大师移居香港。随后,“四乡”父老推举仁亲“矮岭庙”庙祝公余镜中代理第39代住持。从那时起,僧人户籍列入思始乡管辖,寺庙所属农田划归小莲塘村,僧人生活靠化缘、做法事及香油钱自给自足。到了1962年“体制下放”后,僧人的口粮由塘头大队联安村供给。1966年7月,寺庙佛像被拆毁,从梁月鉴的佛像中挖出的一副骸骨,抛弃在寺前空地上。南山乡北山村老归侨、开平县政协委员余二和,托付该乡大塘村三仙庙的“耳聋法”,把梁月鉴佛爷骸骨安葬在宝峰山山顶。随即,住持余镜中返回同乐乡同源里,最后一位同门师弟勉持和尚到荻海埠还俗。
2009年11月22日,欣逢太平盛世,弘扬宗教文化,宝国古寺主持顿瀚法师,在开平市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广大佛教信徒的大力支持下,为保护古迹,拓建古寺,将门前拓宽建成寺院广场,入寺山门建造为两层楼阁,院内两侧建起了三层佛楼分别是六祖殿、玉佛殿、钟楼、念佛堂、伽蓝殿、鼓楼。
宝国古寺是开平市唯一没有被拆除,又能保持原貌的寺庙,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宝刹的重光,弘扬宗教传统文化、维护宗教和谐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宝国古寺旧貌
宝国古寺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