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西门楼及两侧祠墙是荻海风采堂修葺工程的收官之作
文/图 余泽欣
风采堂又称名贤余忠襄公祠,位于潭江、茭江、锦江三江交汇之获海茭获嘴,是余氏族人为纪念北宋名臣余靖(1000—1064年),以认购供奉祖先神主牌形式,募得白银 34 万余元而建成的合族宗祠。宗祠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兴工,民国三年(1914年)竣工,历时九年。民国四年(1915 年)春举行落成典礼。
风采堂是余氏族人的祖祠,中西合璧,祠校合一,是广东侨乡中西文化交融的杰作,是岭南地区祠堂的杰出代表。风采堂建成后,乃至一百年后的加固重修以后,一直为海内外余氏族人祭祀先祖的场所和开办学校培育才俊之用。
2000年,风采堂被开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开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风采堂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16日,风采堂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采堂文物主体由名贤余忠襄公祠、风采楼、东西门楼、环形祠墙和堤围组成。在2005~2010年修缮名贤祠和风采楼的时候,修复西门楼和围墙也出了设计方案,是在原址上修复的,当时预算接近30万元。但是经过修祠小组研究,将名贤祠的加固修复作为重中之重,而将西门楼和祠墙的修复作为后手留待以后有条件时再上马。
早在2020年春,风采堂理事会因应形势发展提出了修复西门楼及祠墙工程的提案和立项,重点是要恢复西门楼、西围墙以及环形祠墙的原貌,有上世纪40年代的历史照片作依据。聘请广州大学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从2021年到2024年,设计方案三易其稿。第一方案按原貌修复西围墙和西门楼,但为了避免破坏学校已在使用的100米跑道,将围墙和门楼外移三米。此方案在省文物专家组审议未获通过,理由是按文物保护法规,要按原址恢复西围墙和门楼。第二方案在省文物专家组审议的基础上,考虑到风采堂的办学传统和学校的办学需求,按原址修复西围墙与门楼行不通,以致遥遥无期,不如外移3米修建简易西围墙,这是第二方案的内容,但缺西门楼的设计立项。
2023年9月13日国家文物局通过了《关于开平风采堂祠墙和长堤修缮项目设计方案的批复》。《批复》第一条指出:“基于历史照片和现有遗存,进一步论证细化西围墙、西门楼的形制,确保依据充分”。批复意义很明确,西围墙、西门楼都要有,不能缺项。据此我们余氏宗亲也议论纷纷,认为要不忘初心,本工程的提案和立项的重点是要恢复风采堂西门楼和西围墙的原貌。西门楼和两侧祠墙外移3米修建。这种外移在风采堂是有先例的。100多年前风采堂建祠期间将环形祠墙北移50米。环形祠墙这一次也在修复之列,也是风采堂文物主体之一,并没有因为北移50米就不是文物。
广州大学设计研究院在汤国华教授的指导下,吸纳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和余氏族人的意见,在前第一二稿基础之上综合成第三设计方案。整个设计有层次感,于铸铁栏杆的通透典雅之处,隐约见到西门楼及两侧祠墙的原状,拨云见日,是我族人梦寐以求的蓝本,可以说是荻海风采堂修葺工程的收官之作,其意义非凡。
2024年7月29日,西门楼及两侧祠墙的修缮设计方案获得广东省和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工程总费用为人民币135万多元。这是因为整个工程还包括基础外迁,堤围加固,码头复建以及环形祠墙加固修复等等。今年上半年得到开平市政府拨款20万元、香港余风采五堂会也牵头捐赠港币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该项工程将聘请有资质的施工和监理单位参与投标,计划今年冬季正式动工,工期五个月。我们要群策群力,响应荻海名贤余忠襄公祠理事会倡议书的号召,踊跃捐款,集腋成裘。在前期修祠未及捐款的宗亲可以不留遗憾的抓住这次后手捐款,修祠已经捐款的宗亲也可以加码捐款哦!让我们为保护风采堂这一国保单位,重现古建风采做出贡献!
风采堂在上世纪40年代的历史照片
风采堂西围墙与西门楼设计方案立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