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詞 九、十、十一、十二

   作者: 击数:75   时间:2025/2/12


 

九、 甲私行入驛驛官拒之辭云職事五品以上
    出非君命,難入息於野廬;名重官聫,當即安於公館。既紆朱而表貴,雖按轡以何傷?

甲錫爵王朝,改轅私役。各司其局,張旌[] [1]且異於輶軿;“駕言出遊”[2],秣馬遂登於館舍。何哉主吏?罔識[3]。况銀章之自崇,豈金車而見困。地分亭堠[4],亦既高其閈閎[5];位列,焉可止於逆旅?官巳差其品秩,人合辨於尊卑。伯宗之傳弗乗,誠難假道子産之垣未毁,姑可安身。必體置郵之規,且殊授粲[7]之費。漢朝典故,自存予告之條;周卿職司,宜謹守涂之役。豈謂治其家事,即欲異於王人?不遑寜居,駟牡雖非於驛騎;各有攸處,一宿當就於蘧廬[8]

但可容其寝興,無或給其委積。式符唐令,勿亂周行。

[1]張旌:旌应为,或。張旃:谓展开张挂起赤色曲柄的大旗。古时出聘用。

[2]駕言出遊语本《诗·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后用以指代出游,出行。

[3]罔識彛儀:謂沒有認識到持常的禮儀彛,同彝:本宗廟常器。故引申爲彝常。大雅:民之秉彝。傳曰:彝,常也。

[4]亭堠:古代边境上用以瞭望和监视敌情的岗亭、土堡。

[5]高其閈閎:《左传》:“高其闬闳,厚其墙垣 闬闳hànhóng)指里巷的大门。

[6]缨:本指冠缨首饰,引申为做官者显贵之称。

[7]授粲:出自《诗·郑风·缁衣》:“还予授子之。粲,本义上等白米,又指美食。

[8]蘧廬:古代驿传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犹今言旅馆。

[9] 周行:周官的行列。《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毛传:"行,列也。思君子,官贤人,置周之列位。"后用以泛指朝官,又指.至善之道。


十、 辛捕罪人丁過而不救辭云家有急事救療 

[][1]未擒,宜同掩襲;彌留待救,安可邅廻[2]?苟或責其容姦,姑合先於拯患。

辛事當祗役,職在追逃。力而拘之,饑鷹之効未展;勢不足者,困獸之鬭方勞。眷彼遵塗之人,式冀執兵之助。備其越逸,此望惠然肯來;憂在族姻,彼乃徃而不返。誠或慮其餙詐,諒合原其執心。網恐漏於吞舟,固宜并力;病方深於易簀,安得忘情?徒欲詰其圖全,未可罪其為已。囚其亡命,雖追捕以攸先。人各有親,當患難而自救。縱云行邁,殊匪坐觀。逋逃之黨未除,遽令讁我;瞑眩之求不濟,則欲怒誰?

職且異於追胥,罰難加於行路。是則彼有詞矣,姑合宥而捨之。

[1]逋播:逃亡。

[2]邅廻:行不进貌。

[3]祗役:奉命任职。

[4]易箦:更换床席,指人将死。

[5]追胥:谓追捕的公差。


十一、甲建議請依漢舉孝弟力田者復其身難者以為
          古今不同恐生僥倖
       
行著閨門[1],固宜勵俗。力勤畎畝,未可興賢。將施復筭之科,當舉酌中之典。

甲學雖博,古識未知。今徒謬罄其謏聞,遂堅陳於白奏。以謂教先三徳,必求鄉黨之揚名;地給百塵,宜察井廬之懋力。垂為科制,視彼賢愚。苟能傑於等夷,則使蠲其征賦。未臻其極,夫豈無詞?何則?

魯分徳行之科,誠為選衆;秦急耕戰之務,乃俾復身。事雖著於典章,理或資於沿革。謹循陔之養,自可旌門;富連阡之田,寜容减筭?愷悌有移風之益,胼胝乃潤屋之常。徒欲勉其邵農,烏得比其抱義?賢者、貴者,《周官》弛力而有經;或耔、或耘,漢制免徭而為濫。但可察其高節,禁彼惰游。

且負甲能趨魏氏,雖寛於一卒;維桑[2]念舊世祖,猶惜於十年。[3]於布常,難兼行於優復[4]

[1]闺门:城上小门,金闺门的省称,泛指城门。

[2]维桑:《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后以"维桑"指代故乡。

[3]庶誕:眾生

[4]優復:给予优待,免除租赋﹑徭役。


十二、乙以抵罪至死丙與之聫事哀其母老詣獄自陳
   與乙同受欲减其死有司不許曰吾不於狀外案事
       
交游重義,當濟急難。獄犴[1]貴情,奚輕糾劾?雖欲許其排患,固宜執彼受中。

乙也行乃辱先,官非詔徳。冰壺[2]失檢,將書伏鑕之刑;綵衣承顔,遂廢循陔[3]之侍。[4]益友,遽啓嘉謀。自引姦贓,蓋欲令其緩死;相先爵位,曾不顧於危身。愼測言機,宜敦治體。官曹聫事,雖嚴相坐之條;吏局蔑私,當察獨行之志。夲殊共犯,寜信自誣?養闕北堂[5],誠憂其待盡;議專丹筆,難濫於非辜。

爾雖重於金蘭,我豈輕於徽纆[6]梟鸞並翼[7],縱未革音[5];玉石同焚,恐為傷善。所宜理奪,安取面從?君子結交,義徒深於刎頸;前王著律,罪固在於原心。無聴慿虛,庶諧閱實。

[1]獄犴指刑狱诉讼的法令。

[2] :盛冰的玉壶。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洁。语本《文选.鲍照<白头吟>

[3]循陔《诗.小雅》有《南陔》篇:"眷恋庭闱,心不遑安。"。李善注:"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其父母。"后因称奉养父母为"循陔"

[4]回顾貌。言,词尾。眷,顾也。——《说文》。

[5]北堂:古指士大夫家主妇居室,后以代称母亲。

[6]徽纆:古时常特指拘系罪人的绳索。.引申为捆绑;囚禁,比喻法度或规矩。

[7]梟鸞並翼:相传枭为恶鸟,鸾为神鸟,对举以喻恶与善﹑小人与君子。

[5] 革音:革鼓之声,比喻.变更恶声,谓改恶从善。

 




风采全球特报  |   世界余氏宗亲总会  |   风采电子季刊  |   余氏家族  |   香港风采中学  |   余风采全球村  |   风采月刊


版权所有 风采堂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荻海风采堂 访问人次:5601365
联系电话:0750-2369588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