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詞 二一、二二、二三、二四

   作者: 击数:36   时间:2025/2/12


 

二一、乙領選部舉丙為吏議者以丙父得罪不許辭
   云罪不相及
        錯薪[1]求治,舉必擇材;[2]施刑,罰寜及嗣?用蓋資於俊乂[3],法何取於繁苛?

乙位列天官,識高風鑒。再擢逸羣之俊,爰敦舉善之方。教缺家肥,人雖憂其肖父罪;非拏戮,理未廢扵興賢。當國器而是求,豈門閥而見棄?仲弓積行,嘗覩犂牛[4]之嗟;大禹立功,寜坐羽山之黜。何謂從其類也?固合取其節焉。茅必恊於彚征,雖聞選衆;[5]苟遺於下體,無乃失人。若堂構而是思,恐輪轅之未盡。饁田[6]秉禮,當成郤缺[7]之名;伏鑕就刑,豈傷嵇紹[8]之舉?奚宜棄我,盍許援能?

雖黨錮逮連,漢代嘗聞於廢族;而網羅遺逸,周人弗絶於起家。宜詢子也之良,無糾父兮之

[1]錯薪:杂乱丛生的柴草。

[2]寘棘:寘于丛棘。——《易·坎卦》

[3]俊乂:亦作"俊艾"才德出众的人。

[4]犂牛:杂色牛,比喻劣父。

[5]採菲:采菲也。采葑采菲。——《诗·邶风·谷风》

[6]饁田:送饭到田头。

[7]郤缺:春秋时期晋国上卿。郤缺之父郤芮晋惠公时为大夫,因反对晋文公归国而被杀。晋文公即位,郤缺因是罪臣之子,不得入仕,躬耕于冀野。一次,晋文公的大臣胥臣路经冀野,看见郤缺在田里锄草,其妻送饭到田间,二人相敬如宾,很受感动。胥臣回去以后,对晋文公说,他看出郤缺是有德君子,可以治民,不能因为他父亲有罪就摒弃他,应该充分利用他的德才为晋国服务。

[8]嵇绍:西晉時期名臣、文學家,曹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嵇紹十歲時,父親遭到大將軍司馬昭殺害,退居鄉里,不得出仕。在山濤勸解和舉薦下,擔任秘書丞,歷任汝陰太守、豫章太守、徐州刺史給事黃門侍郎等職。

 

二二、甲未冠而戰死里尹欲以殤禮[1]之鄉師不許

    未加冠弁禮雖下於成人能奮干戈義必旌於死國謀且髙於出類制寜拘於襲常[2]

甲勇畧自居軍鋒甚鋭筮廟門而加布尚邈冠期歌虞殯以搴旗願先戎事志方堅於血刃身遂於膏原里尹以年在觿[3]當從降服[4]鄉師以力能衛社難减遣車[5]各執是非之心互有異同之論若童心未變當從厭祭之儀况士節可嘉宜狥旌賢之議短長斯見用捨何疑

敝無存之先登,葬猶加等陳子行之即敵死乃盡忠豈待請醴之期欲削成墳之制周公舊訓雖有祭宗之文尼父嘉談嘗著勿殤之義能存馬援之志勿貶童汪之容

[1]殤禮未成年而夭折称为「」。

[2]襲常因顺常道,沿袭常规。

[3]佩觿:佩戴牙锥。佩觿,表示已成年,具有才干。

[4]降服谓脱去上服以示谢罪。

[5]遣車古代指送葬载牲体的车子。


二三、丙獨居一室夜暴風隣婦室壊趨而託焉丙
   閉户不納或譏其不仁
    急難相救里仁姑務於恤隣居處必莊君子不忘乎愼獨雖幸災而是懼當欺暗以為虞

丙也儼若攸思塊然危坐。謹爾容於異室,偶天變於中宵。莒婦興嗟,梁木其壊;魯人守節,風雨不渝。徒款扉而見投,終閉門而弗納。窮來歸我,任潔志於冰霜;人而無儀,恐致嫌於瓜李。蓋期乎率履不越,豈忘於惻隠之心?且女子有行,夜必思於秉燭;而賢人之徳,疑亦戒於拾塵。况乎大欲存焉,曷可苟而已矣!

援之以手,既異子輿之權;嫗不逮門,難斆展禽之可。當杜未然之謗,宜旌不亂之言。責以羣居,慮非逹理。

[1]拾塵:喻因误会而致疑。

[2]子輿:孟子(前372-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与孔子并称孔孟

[3]展禽:柳下惠(前720年-前621年),姬姓,展氏,名获,字季禽,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二四、乙名譽不聞或責之辭云友之罪也
        道貫五常,雖資力行;譽流四表,必假友生。既兼該[1]而有成,在揄揚[2]而乃顯。

乙智髙博古,學富知今。鼓箧師門,肆鑚研而自得;斷金交態,掩聲稱以無聞。遽興或者之譏,實自良朋之過。且王陽筮仕,古人嘗喜於彈冠;朱博知名,當代共推於結綬。探既勤於道術,嚶鳴寜忘於奮飛?削牘三千,媒雖能延譽;寓言十九,吹噓誰不因人?學苟廢於修辭,固宜罪已;義或因於蔽善,何謂得朋?

才既由於爾知,聲豈資於我皷?顔囬好學,在尼父之所稱;蜀嚴逃名,因揚雄[3]而益顯。當責如蘭之契,庶諧伐木之風。

[1]兼該:亦作"兼赅"兼备﹐包括各个方面。

[2]揄揚:挥扬,宣扬,赞扬。

[3]揚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名士严君平弟子,庐江太守扬季五世孙。中国西汉末年哲学家文学家辞赋家思想家

 




风采全球特报  |   世界余氏宗亲总会  |   风采电子季刊  |   余氏家族  |   香港风采中学  |   余风采全球村  |   风采月刊


版权所有 风采堂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荻海风采堂 访问人次:5603902
联系电话:0750-2369588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