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诗《送灵谷山人》注释及相貌考

   作者:余泽欣 击数:3409   时间:2011-3-5


     

余靖从十五岁至二十五岁(1014~1024年),到浙江杭州千里求学,师从长期隐居于西湖孤山的林君复先生。天圣元年(1023年)秋天,精通卜卦的灵谷山人来访君复先生,先生命靖为之送下山。路上,灵谷主动为靖卜相,言有大贵,赴京殿试必然高中。靖即兴作此七言绝句以应酬,是《武溪集》中唯一的一首靖公提及自身相貌的诗。

送灵谷山人 工相           
万树秋风一路蝉,渡头重舣木兰船。

自惭蹙頞非竒骨,拟问清朝跃马年。 

注释:

灵谷山人:原籍江苏宜兴,时为钱塘龙兴寺名僧,喜文善卜,豪绅请他卜卦,他不一定肯就,而对他认为值得器重的人,倒主动为之卜相。古代称卜者为山人,灵谷是因他家乡石牛山有灵谷洞而自号。

工相:是襄公在诗题下自注。工,善于,善长。工相,指善于通过观察人的容貌以判定其贵贱荣枯的卜卦者。灵谷山人以工相闻名于杭州西湖一带,与君复、魏野等山林诗人时有来往。

首句:点出节令和送行的路上,万树秋风,一路走来,诗眼就在一个蝉字。蝉,一名知了,昆虫名,在此喻蝉声“知了知了”不绝于耳。蝉与禅同音,亦隐喻禅师灵谷一路上为其卜相的事。

次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西湖岸边的一个渡头,重舣是指木兰女驾船过来,重新把船靠岸。舣作动词,使船靠岸的意思。木兰船,古代西湖多由妇女驾船,故有此称。

第三句:是对灵谷山人为其卜相的自谦,也是襄公对自身容貌的难得一见的自述。自惭,自觉惭愧。蹙頞,俗称“皱眉头”。蹙,音cù,聚拢、皱缩状,頞,音ě,鼻梁,鼻梁低是黄种人的生理特征。蹙頞是特指那种鼻梁低而前额特别突出的人。前额是指头发以下,眉毛以上的部位,因其突出,更显得眉毛以下的鼻梁呈皱缩状,眼窝也显得深邃。这种面相在乡下俗称“皱眉头”,小时常受人嘲笑,故有自惭的感觉,是真实情感的流露,不是故作的谦虚。这种面相含有内外两层重要的素质,内在层面是聚精会神状,工于义理,故而聪明睿哲,如欧阳修在《襄公神道碑》所说的“自少博学强记”;外在层面是愁苦状,勤奋刻己,志在高远,十五岁就决心徒步千里求学,十年寒窗苦读,二十五岁殿试高中,一生尽忠为国,不避艰险,忧国忧民。如欧阳修在《襄公神道碑》所说的“为人资重刚劲,而言语恂恂,不见喜怒”。又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非奇骨,是自谦之词,不标奇,不虚誉,益见其言语恂恂。

末句:是对未来的期望,清明的朝廷能有清举,士子在科举考试年能有高中之日。拟问,指期望。清朝,指清明的朝廷。跃马年,古代比喻士子参加科举考试那一年。王维《赠从弟司库员外絿》:“徒闻跃马年,苦无出人智。” 余靖对灵谷山人的卜相不以为喜,不存侥幸,自谦之中不失自信,寄望朝廷的清举与自身的努力。

                  本文刊登于风采月刊91




风采全球特报  |   世界余氏宗亲总会  |   风采电子季刊  |   余氏家族  |   香港风采中学  |   余风采全球村


版权所有 风采堂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荻海风采堂 访问人次:5295938
联系电话:0750-2369588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