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荻江滨——风采中学忆旧

   作者:余振唐 击数:5241   时间:2011-3-5


     

 

茭江水流潺潺,送走了大半个世纪的年华,却难以淹没我当年那美好的回忆,风采中学初期的印象,依然清晰地在脑海里萦回。

屹立在荻海之滨的簧宫,轮奂绚丽,名贤祠前芳草如茵,半圆形的校园,两棵荔枝树亭亭如盖,临江围着较高的祠墙,我们在课余时拾级而登、举足徜徉,眺望着潭江点点的归帆,真令人心旷神怡。特别是一早一晚,迎朝阳,数繁星,赏新月,栉江风,说不尽的诗情画意哟!然而,风采中学创办于抗日战争中期,由于日寇盘踞江(江门)会(新会),学校备受威胁,经常响起敌人进犯台开的警钟,从1941年到1945年,几度疏散,辗转迁移,流亡到开平五堡,一直至抗战胜利才回原址,继续上课。记得当时校长余觐光先生曾有诗叹道:

弦歌不辍荻江滨,自爱萧条劫后身。

荒乱始如钱是幻,生涯长与笔相亲。

繁霜上鬓行将老,学米盈筐未尽贫。

莫谓校园余地少,相应锄种待来春。

重回荻海,令人感慨万端:“三·三”(194133)那次,荻海70%以上的店铺住宅毁于烈焰,风采中学的屋脊烧得面目全非,陶塑饰鳌鱼被抛于地。学校当局为纪念这次浩劫,给后人予难忘的回忆,便在祠前左角建一座“浩劫遗痕”的碑,碑上镶上“鳌鱼”,由校长撰写碑文,记载此事。“九·二十”(1941920三埠第二次沦陷)那次,校门前的可滚动的石球被挖去了。“六·二四”(1944624)那回,沦陷期间最长,一直至19459月才重见天日。

笔者两次在风采中学工作,19459月,写了《荻水弦歌——风采中学粗描》一文,刊登于当地的报端,至今记忆犹新。回到荻海后,校长撰了两篇碑文,题为《荻海名贤余襄公祠风采立学碑》、《获海名贤余襄公祠风采复校碑》,由教导主任余时中书写,分别镶嵌在礼堂的左右壁上,以垂永久。可惜,据说后来被破坏了!(编者按:今已复原)

忆往昔,风采中学初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可说是绚丽多姿的,尽管其时国难当头,但师生们团结一心,以乐观奋斗的精神,排除种种困难和骚扰,从19437月起,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陆续离开学府,掀起民族解放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人才辈出并没有辜负母校的栽培……

(本文作者余振唐开平市三埠燕山大岭村人,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

 




风采全球特报  |   世界余氏宗亲总会  |   风采电子季刊  |   余氏家族  |   香港风采中学  |   余风采全球村


版权所有 风采堂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荻海风采堂 访问人次:5385918
联系电话:0750-2369588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