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印象——和谐统一的旋律

   作者:余泽欣 击数:3379   时间:2011-8-20


 

柏林,因其在世纪交替的年代之中,在欧洲的中心地带发生的震撼人心的统一潮流,而为世界所瞩目。当我来到这个世纪的大都会、大舞台的时候,已经是焰火已尽,美酒已饮,悲喜剧终,欢歌已逝,留下给我的,不过是交织纷繁的印象而已。

我在国内的时候,刚完成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风采堂修葺工程的设计图纸,就来到柏林探亲,自然而然想到的是参观一下柏林的古文物建筑及其保护措施。女儿女婿知道我这个心愿,每逢周末就安排全家出游,推着BIBY车游览了夏洛滕宫、威廉皇帝纪念教堂、无忧宫、新宫、议会大厦、勃兰登堡门、菩提树下大街、波茨坦广场、法兰西大教堂、植物园、弯湖等等名胜古迹。议会大厦曾经以纳粹火烧而出名,战争年代遭到破坏,1970年得到修复,德国统一后的1999年,全面的改扩建工程完工,在世纪之交举行了隆重的竣工仪式并对外开放,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可在大厦拱顶中上下徒步参观。我们慕名而来,发现门外台阶上已经排满一长串等候参观的人群,我们也惟有老老实实排在队伍的后面,等待进去的一刻。这时候一位工作人员发现我们推着BIBY车,就上前引领我们从另外一个侧门进去。我们感激之余,确确实实的领略了一番在拱顶的斜坡道上徒步参观的美妙感觉。BIBY安然的睡在车上,却不知道我们都是沾了她的光。不知将来她长大后再来参观国会大厦时又是什么样的景观,依然是那么开放、开明、雄浑、古朴和宁静?

作为德国统一的象征,国会大厦及其周围的建筑群,包括总理府和前一期文章《柏林遐想》中提过的国会议员大厦,展现着迷人的魅力,使我们流连忘返,可是我心中依然掂挂着一件事,想看一看柏林墙到底在哪里?后来我们漫步在勃兰登堡门前和波茨坦广场,在街上不显眼的位置,偶然间见到一两块竖立的混凝土墙壁,乱涂鸦似的涂满颜色和文字,那就是柏林墙,留给人们拍照留念。我们也赶快站在它前面拍个照,算是到此一游。柏林墙是德国分裂与统一的见证,但是柏林人当初不是那么想的,柏林墙凝聚着太多的屈辱与悲痛,是他们的耻辱,必欲拆之而后快。当年数以万计的市民走上街头,拆毁围墙,这种壮观的场面,与28年前一夜之间竖起恰成对照。可是拆起来容易,找起来就难了,凡是到柏林的外国人都象我一样,总是爱打听柏林墙在哪里?柏林人才意识到柏林墙的价值。198911月,人们盼望已久的旅行自由的规定终于公布了,成千上万的人蜂拥而至,东西柏林人会聚在柏林墙边,背后就是勃兰登堡门。现今在闹市区看到的柏林墙,都是拆掉后又找回一两块重新竖起,原来的墙只在城郊还保留一小部分。但在拆掉了柏林墙的地方,大规模的建设和恢复街区原貌才成为可能,波茨坦广场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

在柏林街区,柏林墙遗址已经变成了一道贯穿旧城的鹅卵石小径,间中竖起一两块墙壁作为纪念,当年戒备森严的哨所已经成了旅游景点,但对于柏林人来说,这是一道他们宁愿忘记的伤痛疤痕。在宽阔的马路两侧,竖立着一片肃穆的木制十字墓碑,仿佛在诉说着当年东西分隔的血泪历史。柏林墙横向的隔断地脉,阻隔不了人脉的纵向连理。当年的历史是以柏林墙倒塌,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为统一的契机。十多年后再来回顾,尽管统一的历程困难重重,人脉的纵向连理,社会的融合却在向纵深发展。在隔河相望的东西德基址上修建起来的议员办公大厦,用连廊加以相联的建筑方案,已经体现出这种社会融合的建筑模型。21世纪的帷幕拉开不久,德国总理府迎来的是一位来自东德的女总理默克尔,这使得来自中土的我也不能不由衷的赞道:历史是公平的,社会融合初见成效。




 
 
风采全球特报  |   世界余氏宗亲总会  |   风采电子季刊  |   余氏家族  |   香港风采中学  |   余风采全球村


版权所有 风采堂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荻海风采堂 访问人次:5407138
联系电话:0750-2369588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