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余蔼庆

   作者:余秉济 击数:3242   时间:2011-8-27


 

父亲节过去了,思念之情却经久不息。父亲辞世已经三十九个年头,作为儿子,我永远铭记他艰辛奋斗的一生。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创建开平第一家药厂——“德修园药厂”和闻名四邑的“英兰茶行”。老一辈的三埠人也许会记得这些往事。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的第一个牛年,即光绪辛丑年(1901十月十九日,在一个叫“岐山”的穷乡僻壤,一个“牛犊”降生了。他就是我父亲余蔼庆(又名余南),祖籍恩平沙湖南平乡岐山里村。父亲自幼跟随卖杂货的爷爷居住在三埠,三岁便会帮腔沿街叫卖及帮做家务。因家境贫困,仅读私塾三年。后来爷爷染病,年仅十一岁的父亲只得弃学跟人下乡作“小”贩,以卖花生、纸品、咸料及收废品帮补家计。常以番薯充饥,整天吃不到一顿饱饭。很多时候一天要挑担几十里路,恩平、赤坎、荻海来回跑,困了借住乡间茅舍,铺开稻草睡上一宿。就这样一直做到十四岁。十五岁他跟随村人到蚬岗镇各乡村做建筑学徒,又到荻海永福昌油糖、纸料、蜡烛店打工,共六年半。

1921年,父亲迎娶了恩平牛江鹤洲村穷人家姑娘吴如娣(我母亲),从此挑起家庭重担,劳碌奔波以求养家糊口。他转至长沙埠丰灯龙蜡烛、纸料店打工,又先后求职於新昌宏发隆纸料店、宝兰茶庄、同珍茶庄,兼做外出推销工作。婚后十年,随着三个姐姐及大哥相继问世,父亲担子越来越重,还得两头奔波,顾看恩平乡间的祖母及病重的爷爷。

父亲从15岁起打了十四年工,积累了丰富的阅历与经验。接近“而立之年”的他,因货主相信其诚实忠厚,首肯赊货给他,并立字据货款随收随交。于是父亲初试牛刀,辞工返回新昌同兴路,租赁荣昌隆店开设家庭作坊,教会母亲制作蜡烛等手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又扩大兼营纸料、茶叶、杂货等批发,生意渐入轨道。七年后,由于时局动荡,各行各业纷纷倒闭,赊出的货物及资金无法收回,损失巨大,终於在一九三五年底忍痛结业,只留下蜡烛手工业由母亲管理。

次年,父亲另谋出路,与余超平等五人集资开设“恒芳泰茶庄”,由余超平任经理。父亲担当采购兼推销收账工作。这个时期,广东政局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较快,是生意兴隆的黄金时期。后来由于股东之间意见相左,父亲自动退股,另与余重屏、李伟源商议集股建立“英兰茶行”,并以十年合约租赁铺位,开张营业。按照股份多寡,父亲出任商号经理兼统领采购推销业务,李伟源当掌柜兼记帐。

原先的蜡烛家庭作坊,从1927年开始共做了十二年。当时,在三埠有一群叫做“宝烛捐”的流氓,专门向商户小贩进行勒索闹事,于是父亲果断结束蜡烛等杂货经营。本着“济世为怀”的愿望,他潜心研究佛山源吉林“甘和茶”的制作方法,创造出一种新的配方并经改良试制,取得成功,取名德修园药厂出品之“济众精神茶”。随即搜购原材料,教授母亲等人,同时印制纸盒商标,聘请临、散女工进行包装,批量生产,交与同期成立的“英兰茶行”代销,推出市面。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战开始。19393月,日军占领江门、新会,与之比邻的开平危在旦夕。此时,父亲膝下已有四女二男,父亲着母亲带齐家眷返回恩平乡下,适龄孩子就地暂读。由于家庭人口多,开支庞大,必须保存和振兴经济来源,乃转返乡下制作“精神茶”,成批量后运出新昌“英兰茶行”出售。抗战期间,米粮腾贵,母亲又在乡间租田自耕,农忙时请一名村人协助耕收,以保证粮食自给。

“精神茶”推出市场一、两年后,名声大振,销路颇广,然而受限于乡间制造,原材料和成品运输困难。于是在新昌西桥二马路购得202224号铺和数千平方米空地、水塘等物业。除部分作住家外,其余建设成为“德修园药厂”的制药工场和晒地,聘请固定工人七名和临散包装女工一批。此时母亲亦复出新昌,农忙时才回乡打理。

19413月至19446月,日伪军前后三次进犯开平、台山,工商业处境维艰。沦陷期间,商民纷纷疏散到边远乡村。为免遭更大损失,父亲将“英兰茶行”连同“德修园”所有物资搬迁到恩平船角等地,艰辛地维持有限的商业活动。

1945年抗战胜利后工商业复苏,局势渐趋安定,“英兰茶行”亦顺利经营到19485月底。在铺位十年租赁合约期满而又不续签的情况下,父亲召集各股东开会。结果三方同意将“英兰茶行”所有财物按各股东所占股本比值摊分,别寻出路。另将“英兰”招牌明喊投标,父亲以最高出价投得,随即将所得货物迁入西桥二马路德修园药厂内安置。其他两股东亦改号“馨兰茶行”搬到长庆街赁铺营业。

同年6月,父亲租赁新昌新华路100号铺位,独资开设“英兰(蔼记)茶行”,先后共雇请工人九名,自行担当采购和推销,经常奔波来往于广州、佛山、江门五邑等地。因生意扩充,于19507月经介绍购得新华路67号之一铺位,拆平重建多层楼宇。同年十月,“英兰(蔼记)茶行”在新址挂牌营业。

国共内战爆发后,通货不断膨胀,国民党政府发行的货币狂泻贬值成为“湿柴”,加上外国商品的倾销,民族工商业遭受重大打击。父亲交给代理商的药品亦不能幸免,损失甚巨。虽然德修园制药业务仍在继续,为节省开支,将规模尽量缩小,取消所有代理,解散部分工人,并将空出的两间铺出租。

1949年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撤退台湾,大官僚、大资本家、大地主及不少各界名流也纷纷前往,许多工商业者也谋划将资金转到香港或海外。其时,也曾有一些亲友向父亲吹风,然而,对祖国和家乡有着深厚感情的父亲却一如既往,坚持扎根本土。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他作出了选择,生养的四男四女也无一送居国外。除大姐、二姐已出嫁恩平及台山外,其余儿女陆续送往省城读书,让其学成后更好立足社会,报效国家。

1950年底,父亲除打理“英兰(蔼记)茶行”外,致力将“德修园”制药业务重新整合扩大,去信通知已离职的师傅潘芳麟等人到来商议有关事宜,并按市场需要研究各种中药的特性,作出扩大生产多种中成药丸散的决定。于是再请两位师傅和多名工人,按处方配制,推出市场。至1951年,除“精神茶”继续大量生产外,出品的蜡壳丸散计有“保和丸”、“宁神丸”、“白凤丸”、“理中丸”、“当归丸”等。为了适应业务需要,租赁新昌新华路胜吉店(歇业米铺)作为“德修园药厂”的门市部,以母亲为经理。但母亲不识字,许多业务无法处理,后来转用父亲“余南”名号任经理,兼职不领薪,一直做到公私合营。

从我记事起,熟读《共同纲领》的父亲在解放后除生意以外,还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无论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捐献飞机大炮”,“建桥、立厂”或者“建设公园”等等,他都不甘后人,带头捐钱捐物,表现出一片爱国热忱……

19699月,已经年迈的父母离开了他们付出毕生心血的开平三埠,落叶归根,回到恩平岐山里村居住。并于后两年间,带着许多无奈和眷恋,相继离世,永别生养他们的故土和他们生养的八个儿女,回归大自然。

“灵椿已杳,手泽徒存”。然而历史是生命的交响乐章,时代在前进,生活在继续。变迁的时代虽然没能让父亲给他的儿孙留下任何物质财富,但可以告慰的是,我们继承着父亲的血脉,他那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黄牛般坚韧开拓的品性,激励着我们前行。

父亲和母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远,永远。



 
 
风采全球特报  |   世界余氏宗亲总会  |   风采电子季刊  |   余氏家族  |   香港风采中学  |   余风采全球村


版权所有 风采堂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荻海风采堂 访问人次:5407139
联系电话:0750-2369588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