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葺祖祠 宗人有责—响应发动全球余氏宗亲修祠筹款

   作者:余文劲 击数:4550   时间:2011-8-30


 

在我未写修祠主题之前,让我先引述三个有关捐款的故事:

    一、话说有一间教堂,星期日信教来听讲道座无虚席,台上牧师讲道完毕,顺便宣布:“本教堂日久失修,应该重新修葺,由今日起开始发动捐款,散会后,请各位上台自由乐捐。”

牧师讲完之后,教徒一个跟一个上台奉捐。不一会,满堂教徒几乎走清光,唯独留下一位素有“孤寒财主”之称的富翁原位不动地坐着。此时,忽然从天花板掉下一粒石子,刚好击中富翁的头顶,于是富翁才慢慢起来,走上讲台作最后一个捐款的人。

(注:有位教友笑曰:“怎么上帝不掉下一块尖利大石头击中那个孤寒财主荷包,等他捐笔巨款呀!”)

二、有一间新建成教堂落成,首日开发布道那天,教徒朋友踊跃参加,满堂济济热闹异常。散会后,有位来宾对牧师恭贺曰:“贵教会必定有很多富有的教徒,才这么快的建成这座宏伟的教堂。”

牧师答曰:“本教会的教徒并非富有,只是人人热心,各尽所能,大力支持捐款。所以,这么快地完成兴建教堂任务。”

三、台湾某穷乡一间寺庙,残旧不堪,和尚发起重建一间新庙宇的倡议。于是日日出发四处落乡募捐,奔波辛劳。经过了一段时间,依然离筹款的目标相差尚远。

有一乐善好施的富翁表示,愿意捐出全部建筑费,完成重建工程,可使这班和尚不用天天马不停蹄,辛苦下乡募捐了。

后来,经过这班和尚从长商议之后,决定推辞富翁的捐款。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有这么大的捐款都不要,反而愿意下乡零星的募捐,确实令人百思莫解。

原来推辞富翁捐款的原因,是恐怕只由富翁个人捐款,将来建成的庙宇是属于富翁个人的,与乡民无关。反之,若由乡民捐来的款重建新宙,人人有份,寺庙是公众的,大众维持香火兴旺,绵长不断。

从上面三个故事看来,各有不同的意思。

第一个故事,是指孤寒财主善事捐款,一毛不拔。第二故事,是教会的会员,虽不富有,但热心公益,人人各尽能力捐输。第三个故事,寺庙是属于众人的,故事应由众人负责。

荻海名贤余忠襄公祠,建成后已有百年历史,几经沧桑,不仅残旧,且属危楼,幸有关心族务之士,及时提出修祠呼声,先后获世界余氏恳亲大会支持,进而发动修祠筹款,剑及履及,即时行动,这显示我余族对祖先祠堂的尊崇和重视。

这座曾经誉满岭南的祖祠,其残旧程度,有目共睹。倘若全面维修,修古复古,工程浩大,需费甚巨,筹款修祠,义不容辞。惟兹事体大,非群策群力,莫克有济,须知众擎易举,集腋成裘,用呼将伯之助,尚希我全球余氏宗人,各本爱家乡、尊祖先之热诚,踊跃响应,大解善囊,慷慨捐输,玉成美举。

捐款贵乎热心,自由乐捐,各尽其所,多多益善,少少无拘,不论多少,求其参与(诚如上第二个故事的意思),何况我们作为忠襄公后裔,百年只此一次,更应尽子孙之力量。

他日修祠工程完成,从此座落潭江之畔的忠襄公祠,重披新装,美轮美奂,重耀岭南,这座被列为省级历史保护文物,将重新发出风采光芒。

各位宗人,乐善好施,积福子孙,义行善举,后人典范,赶快解囊捐款,莫待上帝的石子击中你,及时行善吧!

作者简介:余文劲,台山三八五围乡三德里人,风采校友,美国余风采总堂元老,世界余氏宗亲总会荣誉会长。



风采全球特报  |   世界余氏宗亲总会  |   风采电子季刊  |   余氏家族  |   香港风采中学  |   余风采全球村


版权所有 风采堂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荻海风采堂 访问人次:4975823
联系电话:0750-2369588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