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名昭质”释义

   作者:余孟符 击数:4762   时间:2011-8-31


 

在荻海名贤祠的东斋和西斋的甬道拱门上方,分别有“修名”、“昭质”的篆书石刻,字体舒展大方,经修祠后重新上墨,更是醒目,引人注意,是很有人文价值的景观。

修名昭质,言简意赅,内涵博雅,哲理洋溢。但不可望文生义,以免造成不必要误解。据有关辞书解释,修名,是指名垂后世,风范长存。早见于楚辞,古时先贤对生前身后名节是非常珍视的,看成是人生大事,屈原就说,人怕的是没有名望,有了名望,到年老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昭质,是指明旦行事,品德高尚,光明磊落,高风亮节,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屈原说,做到昭质,至善至美。在历史上称得上是垂名后世,高风亮节的是那些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修名昭质是对他们的赞美。

名贤祠是用来纪念余襄公的,余公是北宋名臣,在名贤祠修名昭质的石刻,首先是对他的彰显。北宋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对官员的文化素质要求很高。当地方官,做个“县级干部”一般要有进士身份。由地方官提升为京官,一般要通过书判拔萃科考试。余公学而优则仕,中进士后任地方官,后又上书判拔萃考试中名列前茅,进京任秘书丞。在景为范仲淹抗辩一鸣惊人。在庆历新政中,刚正直言,成为北宋四大名谏之一。他有出将入相才干,三使契丹,两平广南,功勋卓著,名震朝野,无愧修名昭质。

名贤祠又是学宫,建祠兴学,有着培育人才的重大使命。在此,修名昭质的石刻,对莘莘学子又有明显的教化作用。古人云: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还不是要效法前贤,发奋向上,修齐治平,建功立业,做到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修名昭质正好为他们提供了目标,指明了努力方向。表明它有穿越时空的价值,在今天仍有激励作用。清华大学建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其立意与修名昭质相近。都是对学子的深情勉励和期盼。

    最后,为了有助于加深对修名昭质的理解,我们要提到诗圣杜甫的一首诗。杜甫一生对诸葛丞相非常敬仰,曾多次赋诗歌颂。有次他同友人一起游览成都武侯祠,触景生情,诗兴大发,赋了一首咏诸葛丞相的有名缅怀古诗,前四句是“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纾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在这里,杜甫以诗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丞相的无限崇敬。说他雄才大略,名汉天下。在我们看来,也是诗人对他修名昭质的生动描绘。读了如此美妙的诗篇,不禁精神一振,感慨万千。




风采全球特报  |   世界余氏宗亲总会  |   风采电子季刊  |   余氏家族  |   香港风采中学  |   余风采全球村


版权所有 风采堂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荻海风采堂 访问人次:5295909
联系电话:0750-2369588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