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里边——岭背草塘平安村今昔

   作者:余杰锋 击数:3791   时间:2012-7-8


  台山里边——岭背草塘平安村今昔

余杰锋/  余家卓/

 

        笔者与本刊常委家卓叔闲聊,闻其乡间有一块 清末年间的功名石牌,出于对余村里历史的探究,有幸走访了白沙镇里边岭背、草塘、平安村。
    2011年11月20日,我和健强兄一起乘座家卓宗亲小车经台荻路里边、降冲思乡亭驶入600米,靠左是一座新建成不久的岭背、草塘、平安村牌,沿着村牌的水坭路进入草塘村,里面是一个典型的小山坳,密林深处有人家,民居依山而建,屋宇散中有序。这里青竹翠绿,随风摇摆,环境幽静,下车深深呼吸,空气清鲜,给人感觉心肺超爽。
    在草塘村卓叔带我引见正在做家务的长者余景铨,他今年70岁,声音洪亮,精神矍铄,是上宏(二十五世)祖的后裔,按班派属庆字辈,对村中历史了如指掌,古今往事侃侃而谈。他说,这一带几座小山岗起伏连绵,恰似梅花散落地,山坑垌地皆沃土,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三条自然村与附近的村落历史悠久,而且人文历史深厚,相传在清末年间学传公(二十七世)后裔余家相高中进士(字德和,同治庚午1870年科举人、光绪丁丑1877年科进士),而北面的山塘村也出过一位秀才余家春。
    他指着门前的水井夸赞,这口水井清澈见底,水质甘甜,常年水源不断。趟若“去田返来,身疲口干,饮啖井水透心凉”。社会提倡讲节能讲环保,乡村间远离都市保持着原始生态,水质纯净,空气清爽,这里环境是一个宜人居住的好地方。
    岭背、草塘、平安村是里边村委会岭塘村民小组辖下的自然村,村民均来自不同的村庄。岭背村大部分乡民是从新会迁来,草塘村祖上是从圆岭村分支,而平安村先辈是由山塘村迁徙过来的。近十多年来,出外务工经商的村民,经济富裕了都移居城市,三条自然村居家人数逐年减少,留守在村子里的乡民,大家和睦相处,生活融洽。
    岭背村有一块被遗弃的花岗岩石,原是村前张王庙的上联石,张王庙是纪念三国名将张飞而建,其对联:“蛇茅骏马犹生也,铁锁铜台安在哉”。这副对联留传一个谐谑故事,话说张王庙建成征集门联,其中此副寓意深长的对联被选中,它竟是“烟屎郎中”(吸食鸦片的纨绔子弟)所撰,当时轰动整个里边乡村,广为流传,名振一时。
    草塘村建村超过150年,地处坑坳中心地带,村前池塘碧水,树木葱茏,景色别致,村民是学传公的后裔。悠久的功名石就藏匿于村中,我们慕名沿着塘基走近石牌,眼前的石块竟用作铺设沟渠,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因由,才避开人为破坏,得以保存下来。它全长150厘米,宽45厘米,经受风雨侵蚀显得痕迹斑斑,只能蹲下身子细看石刻:“中式第五十七名举人余□立”,可惜□字形模糊不清,难以辩认其字迹。这块石牌是目前台开余村里现存不多的功名石,对于研究荻海余族历史,将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平安村立村已有100年了,该村坐北向南,后山为松山,村前对开是鹊山,五间华侨屋和两间小洋楼组成平安村,而五间青砖房屋闭门紧锁,早已人去楼空,他们的后代分居在海外和开平三埠。1998年起,学信公后裔余家业、家卓兄弟俩分别将祖居拆除,重建二幢三层别墅,小洋楼鹤立鸡群给平安村增添了几分时代气息。
    物换星移,世事惟新。山村里的人家也利用土地资源,除了自给自足的土地耕作外,把富余土地租赁给外来游耕户耕种,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生活。平安村前原数十亩肥沃稻田,如今长满了一垅垅生长茂盛的韭菜,一行行茁壮新苗套上瓦筒子,昔日良田变成了高产量、高效益的经济田。

白沙镇里边平安村

 




风采全球特报  |   世界余氏宗亲总会  |   风采电子季刊  |   余氏家族  |   香港风采中学  |   余风采全球村


版权所有 风采堂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荻海风采堂 访问人次:4936534
联系电话:0750-2369588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