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海澄清归治道——《庾岭三亭诗:叱驭楼》解读
余泽欣撰
嘉祐八年(1063年)四月宋英宗继位后,授靖公以工部尚书知广州,第二年治平元年六月,知广州任满,又由朝廷直接下敕诰,委靖公以集贤院学士加柱国食邑五百户授工部尚书实职,时靖公病刚愈,其子仲苟知循州告假陪父北上述职。在经过大庾岭梅关驿道的时候,广南东路转运使蔡抗因押运朝纲(海外贺新皇登基贡品)和靖同行,他的弟弟江西提刑蔡挺亦会同来大庾岭迎接这位朝廷的工部尚书。此地皆因唐代宰相张九龄奉诏在梅岭劈山开道,成为贯通南岭的南北交通驿道,是古代中原通往岭南及东南亚的咽喉之地。到了宋代,蔡抗、蔡挺两兄弟于嘉祐八年再次整治梅岭驿道。大庾岭上下驿道八十里全部用青石板重新砌成,岭顶设关楼,南门匾书“南岭第一关”,由广南东路管辖;北门匾书“南粤雄关”,由江南西路管辖。三司使蔡襄前来主持立关仪式时,见南北面楼垛口均有人吆喝来往客商及其车马挑担停行,遂题名为“叱驭楼”。“叱驭”就是吆喝驾驭者停止或行进的意思,这在现代只需要一个红绿灯就解决,而在古代却要繁琐得多。其实蔡襄以“叱驭”题楼名是另有典故的。典出《汉书·王尊传》:汉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至邛郲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因道路险阻而折返。及王尊为益州刺史,行经此处,自谓:“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而呵叱驭者驱车强力通过。后因以“叱驭”为报效国家,不畏艰险之典。
蔡氏兄弟为靖公在关楼设宴洗尘,并央求尚书赋诗留题。靖公看到梅关驿道修整一新,遂欣然命笔,写下七律《题庾岭三亭诗》,《叱驭楼》是其中的首篇。
此诗除了“叱驭”这个典故作为全诗的伏笔以外,通篇没有难懂的字眼,非常口语化,殊不知是诗人直抒胸臆的肺腑之言,是诗中的上品。有的诗评把此诗当作普通应酬之作,蔡氏兄弟设宴款待他,他就赞扬蔡氏兄弟整治重修驿道之功。其实工部尚书路过视察新修驿道是名正言顺的。把“治道”解释为“整治驿道”固然也说得通,但这样就把诗的格局变窄,境界变小了;其实本诗是靖公最后遗作之一,通篇流露的是靖公毕生践行的“至治之道”的一个总结,这样诗的格局境界就不同。诗言志,诗人首先要抒发自己的胸臆,才可以推己及人,以及于物。下面将全诗以起承转合四联分别加以解读。
首联——山巅层构与云平,贤者新题叱驭名。
嘉祐年间(1063年)蔡氏兄弟整治梅岭驿道,在巍峨的梅岭之巅上,层叠构筑的城楼新近建成,关阙飞檐直与蓝天白云齐平。三司使蔡襄这位贤者把这座新建的关楼命名为“叱驭楼”,他固然看到关楼有吆喝驾驭者来往停行的功能,真意却是用“王尊叱驭”这个典故来鼓励人民忠于职守,不畏艰险,报效国家。
颔联——为要澄清归治道,不辞艰险表忠诚。
靖公对于同僚蔡襄的题名典故亦心有灵犀,联想到从政四十年的经历,就是为了实现澄清天下的大业,重归于至治之道,心知冒险犯难不可避免,也要报效国家,不辞艰险,表达忠诚。“治道”有两方面的解释,小至治理道路,大至治理国家之方针、政策和措施,都可以说“治道”。但从前面“澄清”的含义来看,应从大的方面来理解较为妥当。“王尊叱驭”这个典故要是放到现代,人们一定会叱责王阳遇险折回是贪生怕死。而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损”,王尊倒是厚道的赞王阳是孝子,但王尊要做忠臣,遇到险阻关头叱驭者驱车通过。皇祐四年侬智高叛乱兵围广州,靖公本来为父守孝庐中,时局危难之中受命起兵平乱,正是“不辞艰险表忠诚”的关头,可谓忠孝两全。
颈联——南枝初见梅林秀,九折遥思劔栈横。
岭南的梅花开得比较早,初冬未到,已开始见到南坡梅林枝条吐蕾挂绿,好像预先知道春天已经不远,一片郁郁葱葱景色多秀丽;而九折八十里的梅关驿道堪比蜀道九折阪之难,遥想到那剑阁栈道横亘于前的那种险阻其实也算不了什么,因为蔡氏兄弟南北联合把梅关驿道重新修好了,成了中原与岭南联系的重要通道,沟通海外的丝绸之路。
尾联——若使当时嫌远宦,海隅何得有欢声!
自从唐代开始一直到宋朝,有不少官员通过梅关驿道外放到岭南为官,他们有的是被贬谪,有的是正常调动,都叫“远宦”。这对于促进岭南偏远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有很大裨益,有利于防备边患。早的有韩愈,晚的有黄庭坚、苏轼等。而好象靖公这样外放广南西路,广南东路为官十二年,两平蛮寇,经略无双的人,这回北上是不是要设问一句:倘若使令当时自己为了守孝嫌恶到远地做官,又或者地方和百姓也嫌恶那些远放为官的人,情况会如何呢?答案是:那南海之滨的土地上因何得以处处都有欢声笑语而岭海升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