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贤余忠襄公祠(简称风采堂)是台山、开平余姓为纪念其先祖北宋名臣忠襄公余靖而兴建的宗祠,位于开平市三埠区荻海东堤路1号,地名茭荻嘴,坐南朝北,三面环水,茭江与潭江在其北面汇合,形成一个半圆形广场。广场周边有环形祠墙,厚达1米,用花岗石与青砖砌筑而成,祠墙北面嵌有“六都锁钥”的刻石一块。风采堂东西宽54.8米,南北进深50.8米,采用砖、石、钢、木和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1-2层,建筑面积3639平方米。风采堂后面的风采楼,是一栋3层混合结构的城堡式建筑,建筑面积798平方米。风采堂与风采楼和前面的广场环形祠墙及门楼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
风采堂秉承中国传统建筑的中轴线对称布局,采用岭南典型的祠堂型制,而又独树一帜。中殿三进共三厅两庭院,两翼(东西两斋)三进复式两层共12厅四庭院,合起来三进15厅6庭院。中殿结构采用中式风火山墙与西式科林斯柱式三跨拱券相结合。庭院两边贯以爱奥尼柱式拱券的廊庑。中厅前有一个半8边形的月台突入前庭,宜作迎宾之用,也有宣讲表演功能,采用4根铁艺柱式和拱形铁花挂落,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其屋顶则是中式歇山顶筒瓦琉璃檐口,秀丽夺目。东西两翼跨巷而“缀斋于祠”,为2层书斋式建筑。楼层采用钢梁、钢筋混凝土楼板和砖墙承重的组合结构,层顶采用风火山墙与三角形钢屋架相结合。又于“檐际起飞阁”,把东西两斋和中殿用4座阁楼连接起来,耸立于青云直巷之上,巷头筑以石壁拱门。建筑构件如柱式、拱券、卷草、窗饰、铁柱等多用西式,细部装饰如石雕、砖雕、灰雕、木雕、陶雕、栏杆,瓦顶琉璃等多用传统中式。整座建筑浑然一体,融汇中西建筑艺术之精华,美轮美奂,瑰丽闳伟,堪称“中西建筑艺术大观”。
(一)历史沿革:
倡议时期:据《荻海余忠襄公祠堂记》所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正月,余族倡议在荻海建立忠襄公祠堂,兼作校舍,附学于祠,以伸孝飨,兼寓教育英才之意,选定茭荻嘴为祠址,组织建祠神主会,向海内外同宗发起以入神主的方式筹集到足够的建祠资金。祠堂设计图纸已无从可考,祠堂后面的风采楼则是重金聘请洋人鹜新设计图纸,但未保存下来。
奠基时期:1906-1909年,那时,茭荻嘴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有古炮台遗迹。祠址伸入潭江与茭江汇处,乃向江中围垦,垒石筑堤,在石堤围内填土夯实,然后打木桩,奠定祠址基础,历时将近3年。
建祠时期:清宣统元年(1909),工程全面展开。民国2年(1913),祠堂竣工。一年以后(民国3年),又在祠堂后面的预留地,建成风采楼。长达10年的工程费用,高达白银34万余元。建祠期间,正值社会动荡,处于改朝换代的年份,兵革不断,而工程皆能排除干扰,未曾间断,卒庆成功。
进伙祭祀庆典:民国4年(1915)农历二月十四日(新历3月29日)子时,祠堂进伙,神主陛座。荻海埠张灯结彩,茭荻嘴百舸云集,成为当地的盛大节日,礼仪隆重,盛典空前。祠堂建制以尊祖敬宗睦族为宗旨,中殿第三进为祭祀厅,一开三间,中间供奉襄公神主,历代祖宗等次昭穆。作为当时集资方式,各地宗亲认购神主数目达3000个,在左右两偏间各供奉神主1500个。
祠校合一时期:祠堂除了祭祀厅以外,其余均用作校舍,前面的广场辟作运动场。建祠之始,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东河仲荀公祠和叔英公祠设立余氏家族钟英两等小学。民国3年(1914),风采祠堂竣工尚未进伙,钟英两等小学改为荻海区立小学,迁入风采堂新校舍。1940年,区立小学迁出风采堂,同年秋创办风采中学。这一时期一直到50年代,学校的规模还不是很大,原有的校舍已敷应用。
日侵时期:1941年3月3日和9月20日,日军两度侵犯台山、开平,荻海陷落,祠堂曾被日机投下两枚炸弹,第一进天面被炸中,部分瓦面和桁桷被炸坏,陶塑饰鳌鱼被抛于地。正门的坤甸大门被日军纵火焚烧。1944年6月25日,日军2000多人第3次进犯三埠,分驻风采中学和各据点。风采堂的灰雕人物像,成了日军练靶的对象,被打得面目全非。这是风采堂的建筑艺术遭到的第一次浩劫。风采中学在日侵时期,被迫迁到五堡。
文革时期:抗战胜利后,风采堂经过一番修葺,风采中学迁回原址办学。50年代开始,改为公立学校,增设高中,面向全县招生,学生人数增多,住宿生增多,原有校舍已不敷应用。时代变革,祠堂祭祀活动停止,学校将祭祀厅的神主牌封存,把祭祀厅改为办公室。学校又将风采堂后面的市场改为学生宿舍,开始了校园向外发展的过程。1966年开始的文革时期,风采堂成为“破四旧”首当其冲的对象,所有的灰雕、陶塑都被破坏殆尽,木制牌、匾和楹联毁于一旦或送进了木器社。风采堂的建筑艺术遭到第二次浩劫。
祠校共存时期:文革以后,风采中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扩大了校园,先后建校友楼、教学楼、实验楼和宿舍楼,逐渐将主要的教学活动转移到风采堂外面。开平市政府也把余忠襄公祠作为文物加以保护,成为旅游景点。2002年风采堂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时期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风采中学向市区发展的空间有限,后建的教学用楼缺乏统一规划,实验楼距离风采楼过近,不协调。学校饭堂占用西斋,未能迁出,对建筑物腐蚀很大。西侧围墙与风采堂的环境不协调。风采堂一直是风采中学的办学福地,祠荣校荣,通过政府与民间群策群力修葺余氏风采堂,必将带来一个祠校共荣的时期。
(二)价值评估:
历史价值:风采堂前有两江汇流之形胜,后有风采楼交相辉映,在20世纪之初建成,规模之大,设计之时尚,装饰之璀璨绚丽,皆一时之最,开启此后20年代到30年代侨乡村镇建设与碉楼建筑的先河。风采堂是广东侨乡最大最早的中西合璧、祠校合一的祠堂,内涵丰富的历史信息。
建筑艺术:风采堂建筑造型源于传统,把中国的、希腊的、罗马的和伊斯兰的建筑艺术以及西方的工业技术熔于一炉,为多元文化融合的典范。从整体造型艺术到细部装饰艺术都经过精心的筛选,达到很高的造诣。
人文价值:风采堂是纪念北宋名臣忠襄公余靖而兴建,融汇中西建筑艺术之精华,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很高的人文景观价值。“风采”源出于余靖的同朝官员蔡襄所作的诗句:“必有谋猷裨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赞美名贤四谏官,靖公是其中之一。一时朝野传为美谈。靖公的仕途生涯两落两起,三使契丹,两平蛮寇,彪炳青史。宋仁宗御笔题“风采第一,广南定乱,经略无双”。对靖公风采作了最高的评价。此后越400多年,在靖公的出生地韶关建起一栋余靖纪念楼,定名为“风采楼”,与纪念张九龄的风度楼相望。此后又越400年,靖公的后裔在台山、开平的聚居地荻海建起一栋余忠襄公祠,定名为“风采堂”。清末民初,新学兴起,故建祠之始即有兴学之举,祠校共建,有承先启后之意。风采堂大门前原有一副对联:“水襟三县,名冠四贤”。左右两侧石壁拱门上有4个古朴苍劲的石刻字,右为“修名”,左为“昭质”。修名的目的在于昭质,选址于双流汇合点和建筑艺术上的多元文化的融合,皆是寓有深意的。许多海内外余族社团和建筑均以“风采堂”命名。“风采”成为余族的徽号,是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透露着对忠襄公余靖的怀念和敬仰。风采堂起到启迪后人奋发向学,勤政爱民,廉洁自律的作用。
作者简介:余泽欣出生于1940年,台山三八和边村人,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腾达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开平市修葺余氏风采堂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修葺荻海名贤祠香港小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