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靖风采融合多元化文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少接受中外多元文化的熏陶
关于这一点,欧阳修在《襄公墓碑铭并序》中说到:“自少博学强记,至于历代诸史杂说,阴阳律历,外暨浮图、老子之书,无所不通。”余靖从小秉赋中原文化的血统和九龄风度给予的素质,在求学阶段,就广泛涉猎和深入研究儒、佛、道三家思想,其中儒、道是植根于中土,佛(浮图)是外来文化。
佛教禅宗,由菩提达摩经海路从岭南传入中国,盛于六祖惠能,唐宋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就在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坐落在韶州曲江县马坝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依山面水,峰峦奇秀。六祖惠能写下千古绝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得五祖弘忍秘传衣钵之后,从北方一路南逃至岭南,在此传授佛法37年,因而南华寺有南禅“祖庭”之称。禅宗成了中土化的外来文化,而韶关自古就有融汇中外文化的优良传统。
(2)余靖的师承关系
余靖幼年时代(6~12岁)在翁源县耽石院接受启蒙教育,其导师有曲江名士王式、舅舅黄正和梅鼎臣,由颇有文才的耽石院主持释慧周监读,可知余靖从小就接受儒、释两种文化思想的教育。
余靖青少年时期从15岁开始,“寻师千里,备历险艰,志学十年,乃得科第”。 这一时期师从林逋、张伯瑞、胡瑗以及孙复等。
余靖受岳父林从周之荐,拜隐居西湖孤山的林逋为师,适张伯瑞同在孤山,机缘巧合之下,两人遂同收余靖为徒。林逋字君复,谥和靖,是一位通晓经史百家的名士、诗人;张伯瑞字平叔,号紫阳仙人,为道教南宗紫阳派祖师,撰《悟真篇》倡三教合一。余靖虽然从小接受儒、佛、道多元文化的熏陶,但是林逋从余靖的学业精进出发,还是以儒家的经学为主,他于1020年命余靖前往江苏吴县吴中书屋深造,师从胡瑗、孙复学经义。胡瑗与孙复是宋初理学先驱,与石介并称为“宋初三先生”,而石介本就是余靖在孤山的同窗。由此可知,余靖的治学以儒学为主,与“宋初三先生”皆有渊源,唯余靖兼通道、佛之理,只要有益教化,不排斥外来文化。余靖后来写了很多有关佛教的寺记,皆点明这一道理。余靖本名希古,后来为了纪念已故恩师林逋,依其谥号改名靖,继承恩师靖匡社稷之志,其诗亦有林逋淡泊的遗风。
(3)善于深入社会,善于融汇不同地域文化。
余靖在其走南闯北的一生中,极善于深入社会各阶层,善于和各种人物打交道,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艺术爱好,多角度、多渠道地从各个方面来吸取自己所需要的养料。1014年春夏,余靖为了深入社会千里求学,舍弃乘船由海路到杭州的捷径,选择陆路步行,其行程从潮州沿韩江而上入闽境,经上杭、龙岩、永安、三元镇(三明市)、南平、光泽、建瓯、建阳、松溪进入浙境,沿龙泉溪上抵丽水、缙云、永康、金华、义乌、诸暨、萧山到杭州。他跋山涉水到达光泽县,探望留在福建祖居地的宗亲,父老乡亲对他寄予厚望,从清溪中拾几颗晶莹的小石子,装满一竹筒清甜的山泉水送与他,希望他能重整祖风,做一个济世救民的大贤臣。他溯松溪而入浙,路上中暑,晕倒在河边,被一姓林的温州商人救起,盘问他是林运使举荐到杭州府拜师求学,就要带他从海路到杭州。余靖婉言谢绝,继续他的行程。[2]一路翻山越岭走来,余靖切身处地看到了岭南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江、浙、闽虽然地少人多,但那里相对比较繁华,读书人比较多,做生意的人也多,能工巧匠更多,市场经济也比较活跃,余靖感到自己故乡和整个岭南地区落后了,必须奋发图强急起直追。
余靖进士及第,考取书判拔萃第一,进入仕途以后,每到一地,都以体察民情学风,发掘人才为己任,写了不少学记、寺记、地方记等。他以监丞知新建县的时候,就曾向知州举荐当时还默默无闻、科举失意的李靓,延请其在府庠任教。庆历年间,李靓三次来京见他,他又上书《荐李靓状》,李靓遂被任命为太学说书、直讲。李靓是江西南城人(1009-1059),后来成为北宋一位重要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家、著作家,世称“直讲先生”,与余靖善于发掘不同地域文化俊才不无关系。在科举制度的底层,各地方有大量怀才不遇、落第失意的才俊,余靖能够破格举荐是难能可贵的。
另一方面,余靖在从政过程中,发现京都与沿海城镇的繁华和贫困地区的反差,皇族和官僚机构的腐败,国家积贫积弱之势日益加深,更加激发了他坚定不移地要弘扬九龄风度的雄心壮志,四十年的仕宦生涯,不断地留意考察和冷静思索,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提出及时、适时而颇有远见的献策,力图改革弊政,革除华丽颓废的文凤,千方百计地在务实行动中使之国富民强,“文能绥众,武能折冲”,名符其实地使自己进入了大宋贤臣的行列。
(4)善于处理外交,善于吸取不同民族文化。
余靖在应对辽夏鼎足之势的棘手问题上,连上数封奏章,辨析独到。三度受命使辽,仅带十余骑出居庸关,巧妙地运用外交手段折服雄据一方的辽主﹐维护国家的主权利益,维护西北边境的安宁。他运用少数民族语言写外交诗,如用契丹语创作而用汉语意译的七言绝句《胡语诗》在使辽时发挥了重大作用。他使辽期间,了解当地的官制和风土人情,写成《契丹官仪》。他代表宋廷出使宋辽夏三方交好仪式后,把与友邦和平共处的观点写入五言律诗《塞上》中,格调高阔明丽,一洗宋代边塞诗的凄苍屈辱感。
余靖晚年知广州,重视在蕃坊兴办学校,重视和蕃邦人士友好相处,如嘉祐七年(1062),大食国(今之伊朗)首领蒲沙乙来广州进贡方物,没带翻译来,余靖为他在蕃坊找一大食商人充译者,让他晋京面圣;蒲沙乙再经广州回国前,靖公又请他在蕃坊讲学,为广州市舶司官员介绍海外商情,传授波斯算法。这种力促炎黄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交融的一段佳话,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3]。风采堂前天井有一座精美绝伦的半八边形拜堂,有礼让迎宾的功能,其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有意无意的透露这一渊源。由此可见,余靖风采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典范,是与世长存的。
注释:
[1]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2] 《余靖谱传志略》易行广著。
[3] 《多元文化融合与余靖风采》易行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