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州洞山普利禪院傳法記

   作者:余靖 击数:3399   时间:2011-11-20


 

   筠州洞山普利禪院傳法記    (景祐五年 1038年)
   
近世分禪、律為二學,其所居之長,禪以徳,律以親。而授之以徳者,選於衆,而歸之者亦衆。夫言徳者,非世所謂徳也。以其等空妄,超漸次,出死生,可以為天人師者耳,故祖祖孫孫稱佛嗣焉。筠之望山曰新豐洞,有佛刹曰普利禪院。唐咸通中,悟本大師始翦荆而居之。悟本得心印於藥山儼,儼得於雲巖晟,晟得於石頭遷,遷得於青原思,思得於曹溪能,是為六祖。

自釋迦如來,二十九世而至達摩,傳中國五世而至曹溪,又五世而至悟本,凡三十九世矣。及悟本之即世也,得法而去者,道全居中山,道虔居青林,相繼來嗣之。悟本又傳曹山寂,寂傳道延,居鹿頭。及道卒,鹿頭又續之。鹿頭延卒,其門人惠敏襲之。惠敏卒,嗣和尚自浄業來繼之。

李氏之稱國主也,覺海國尊師啓大道埸於金陵之報恩,其嫡曰文坦,被黄紙詔書賜號大沙門來統之。雲門真禪師之上足曰清禀,亦奉主命來。後之禀卒,而豫章彦聞因之。及彦聞而衰矣,輙以院付其徒,檀越不可。乃疏請九峯守詮紹之。九峯亦本境之名藍也,移法席至是山五年,復為廬山棲賢所請而去。詮傳曲江曉聰,聰傳合淝自寳,寳又傳曲江鍳遷,繩繩興之。

寳師得法於黄梅,聰與遷皆雲門之嗣孫。自悟本主[應為:]遷,或絶或承,凡十三代。詮徙棲賢,寳徙黄蘖。自聰已上皆終焉。

悟本諱俍价,越州諸暨人,姓俞氏。年十二師事五洩,二十一受具於嵩山睿律師。慕南宗之學,南遊江湘,得雲巖而事之,終其身,畢丧後去。遇武宗之詔,遂民服隠於箕州。及宣皇御宇,乃復僧儀。南至髙安之所豐洞,邑豪雷衡之山也。見其泉石幽竒,乃曰:“此大乘所居之地。”言於雷氏,雷氏施之。

初,山多虵[1]虎。師庵居一宿,虵虎盡去,至今山無虎焉。留居十八年,名聲四傳,來學者五百餘衆,坐談立悟。虚來實去者,不可勝數。聞京師,天子賜“咸通廣福寺”額,并一鍾焉。尋以咸通十年三月順世,先期其日,期至而去。徒衆環泣,師瞑而復覺曰:“心無所依,是真修行,何有悲喜?勿驚吾也。”復令為齋七日,乃具師食訖,沐浴安坐,歛容而化。葬於山之陽,勑謚“悟本大師”,塔曰“惠覺之塔”。師能攻苦率衆,衣無綵,卧無褥,爐無炭,室無燭,故後世以簡約相承焉。集《大乘經要》一巻,行於世。

中山全,姓宣氏,常州人。以其甞居雋水之中山,故號“中山和尚”。中和二年,鎮南節度使鍾傳實召以來。景福二年,避寇於分寜,制置戴尚書迎居龍安院。明年坐亡於龍安,歸葬寺之東。

青林虔,姓陳氏,杭州餘杭人。初謁悟本,悟本曰:“此子向後,走殺天下人。”廣[]初,抵南鄭,遇賊巢之亂。駕幸梁洋,時有中貴人姓第五者見師,瞻視良久曰:“此是法王,非同龍象也。”自漢東之青林,亦鍾鎮南召之。天祐元年滅度,門人録其語三百節,為《玄機示誨集》。

鹿頭延,姓劉氏,福州長樂人。江南武義二年自鹿頭至,凡三年而示寂,全身瘞於寺南。賜謚“洪果大師”塔曰“惠光之塔”。

敏姓李氏,蜀之華陽人。從洪果來,及其終而代焉。保大六年遷化。

嗣姓周氏,同郡髙安人。金陵召見,深加信重。乾徳二年順寂,塔於“惠光”之北。

坦姓呉氏,建州建陽人。李主以其國命命之。凡四年而終。

禀姓李氏,泉州仙遊人。李主召入澄心堂,集《諸方語要》。凡十年,又俾來繼坦焉。

彦聞以疾而間其位,故衰。凡三年而卒。

詮,金陵人。自九峯來居五年,大壯其棟宇而新之。既赴棲賢之請,以首座聰囑檀那及其衆,衆從之。請於州,州從之。

聰姓杜氏,大中祥符三年實應是命,於山之東北,手植松可萬株。凡植一株,坐誦《金剛經》一巻。常自稱“栽松比丘”,今號其地為“金剛嶺”云。聰臨終而讓寳,如聰之始、聰之終也。遺誡於其衆:無服衰絰,哭泣、弔慰一切絶之。其寺之再興也,詮始緝之,聰又能經緯,至寳而紀綱大備焉。

寳姓呉氏,開堂十六年,未嘗出院門。自江湖之南及嶺之南二十餘州,聞其名者,嵗奉錢共數十萬,以供其堂,其為人信向如此。亦種杉萬株,皆手自培斸。同郡有黄蘗山某院,唐裴丞
相休之功徳院也。歳入豐而主者侵牟之,衆食不足,思有徳者為之長。景祐泗年,自太守而下列名請其行,又俾其自擇人而付之,得遷焉。居黄蘗未十日,四方至者僅百人,盖其道可師者邪?

遷姓某氏,亦能守寳之規,而不敢加焉。

某上書失職,來是郡。得其傳法之次叙而記之。

景祐五年龍集戊寅正月   日記

 

[1]虵:shé,同“蛇”。

[2]滅度:佛教语。灭烦恼,度苦海。涅槃的意译。亦指僧人死亡。






风采全球特报  |   世界余氏宗亲总会  |   风采电子季刊  |   余氏家族  |   香港风采中学  |   余风采全球村


版权所有 风采堂 地址:广东省开平市荻海风采堂 访问人次:5404115
联系电话:0750-2369588 [管理]